- 发布日期:2024-11-10 22:38 点击次数:58
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,开国皇帝是朱元璋,统一中国,开启“洪武之治”。
朱元璋死后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,最后朱棣篡了侄子的位,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,朱棣这个皇帝做得不算差,但因为不是通过正规手段得到的,受到了很多人的鄙视。
但朱棣与朱允炆如今的关系,不能说跟朱元璋一点关系都没有,他的很多做法,都奠定了日后的悲剧发生。
投稿邮箱:jrzx2699@sina.com(投稿请图文并茂)
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是朱标,他是朱元璋的长子,生母是马皇后,他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,登基后直接将其立为皇太子。
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,残忍暴虐,但是朱标跟父亲完全不一样,他仁慈宽厚,友爱兄弟,并且有很高的威信。
他也很有文韬武略,朱元璋对其寄予厚望,然而天妒英才,他三十八岁就因病去世了。
本来大哥去世,其他的兄弟应该有机会的,但是朱元璋却另辟蹊径,让皇长孙朱允炆当了皇帝,关于原因众说纷纭,有人说是爱屋及乌,有人说是立嫡立长,但是身为皇帝,朱元璋的思想不可能如此浅薄。
朱标死后,秦王、晋王、燕王都有战功和领军的经历,跟开国重臣的关系相当,如果选择其中一个为太子,其他两个肯定不服,可能叛乱,因此只能立皇孙来解决。
另外朱元璋为朱标准备的势力非常大,他不可能劝说他们投靠其他皇子,只能让太子的儿子成为皇子,这样有利于安定团结。论威信,没人能比得过朱标,只能让他儿子来继承。
朱元璋是一个从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帝王,他认为当时天下已定,自己需要的是守成之君,他看重朱标、朱允炆都说明了这一点。只可惜,一世英名的朱元璋有些“理想主义”了,这个近乎天真的愿望,害了自己的孙子。
朱标死后,弟弟们肯定以为太子之位会在他们中选择,洪武二十八年,秦王被人下毒而死,洪武三十一年,41岁的晋王也去世,怎么算这皇位,也该轮到朱棣了,然而最后却成了朱允炆的,他会篡位是注定的。
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,他有许多非凡的才能,他跟朱元璋也是最像的,并且战功赫赫,得不到父亲认可,他也很郁闷。
朱允炆即位后,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,宽刑省狱,严惩宦官,改变了朱元璋的一些弊政,史称“建文新政”。
朱允炆宅心仁厚,宽容善良,并且有政治头脑,是合格的守成之君,如果没有朱棣的谋反,朱允炆也会将明朝治理的非常好,只可惜,他是仁厚的皇帝,不懂得打仗,这才输给了朱棣,自己最后也下落不明。
朱棣认为,明朝只有在自己手上才能走得更远更好,他不认为自己篡位有什么不对,因此发动了靖难之变,也篡位成功。
在这件事之后,朱棣在皇宫中发现了一道圣旨,这是建文帝朱允炆留下的,上书:诸将以天子有诏,毋使负杀叔父名,仓促相顾愕贻,不敢发一矢。
意思就是说,朱棣反叛不是自己的本意,而是被别人怂恿的,让大家不要伤害自己的叔叔。
朱棣看到圣旨后十分感动,朱允炆的这一番话既有对“成王败寇”的无奈,同时也有作为一个皇帝的大度,并且对自己的叔叔非常的尊敬。
朱棣痛哭着大喊:父皇,你害得我好苦啊!如果朱元璋当年能将皇位传给朱棣,那么就不会有如今这亲人相残的局面,如果朱元璋当年不培养自己,自己也不会有这样的野心。
朱棣虽然登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,但是面临的却是数不尽的骂名,他本人虽然将国家治理得不错,但始终因为这件事而被人诟病。
如今这份圣旨的真假已经很难辨别了,很多人说这是朱棣对自己的心理安慰,是经过加工的,他只是给自己继承皇位找一个合理的借口,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份圣旨可能是真实存在的,至于真相到底如何,恐怕只有书写历史的胜利者才知道了。
虽然朱棣杀害自己的亲侄子为人诟病,但是他的治国手段却对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,当时经济繁荣股票如何申请杠杆,国富民强,史称“永乐盛世”,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,朱棣的篡位也许并不是错的,只是我们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感受,自然无法给出公平的评价。
朱元璋朱标朱允炆孙朱允炆朱棣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